5月30日,“写好中国字”吴文化体验课(二)——《汉画像石鉴赏与书法题跋》在吴门书道馆紫藤苑开讲。此次讲座由中国汉画学会常务理事、济宁市汉画学会会长、济宁市汉文化博物馆长、济宁印社创始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拓片制作技艺”项目负责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拓片制作技艺”传承人,兼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导师、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文化艺术专业导师高成丰主讲。
汉画像石堪称“一部汉代史”。它以丰富多样的图像内容,全方位展现了汉代的社会风貌、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犹如一部形象生动的历史长卷。将汉代人对天地宇宙的认知、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都凝固在冰冷的石头上。其艺术风格质朴豪放,线条简洁流畅,构图饱满生动,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题跋,让“石刻与书法”这一独具中国韵味的艺术形式在碰撞交融中焕发新生。当代书法家为汉画像石拓片创作的题跋,赋予其深厚内涵,这本质上是一场跨越两千年时空的文明对话。当我们凝视石面斑驳的刻迹,看到的不仅是画面的古朴之美,更感受到中华民族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
高成丰多年来致力于汉画像石研究,对汉画像石历史发展脉络、题材和内容的种类数量、甚至包括画像石所蕴含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都做了深度的研究和剖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