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资讯-苏州文学艺术网

刘家昌:研究评弹理论在进行时

发布日期:2017-11-13 来源:苏州文联艺指委[关闭窗口]

——《评弹艺术》出版55集

 

        《评弹艺术》第55集近日出版。这是研究苏州评弹的专业丛刊。从1982年创刊以来,已经有35年的历史。

        苏州评话和弹词这两个曲种,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艺术积累丰厚。限于过去的历史资料,评弹的历史及艺术理论研究,一直很薄弱。

        上世纪的50、60年代,是研究苏州评弹的准备阶段。“文革”结束后,为总结历史经验,明确艺术规律,和艺术特征,研究如何克服困难,推进了评弹研究工作的进展。

        为适应开展、推进评弹研究工作要求,当时的苏州评弹研究会发起编辑《评弹艺术》集刊,得到陈云同志的肯定,和中国曲艺出版社的扶持。陈云同志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究评弹艺术的特征(和小说、戏曲的不同),他说,“我赞成你们说的要研究评弹理论”(《陈云同志关于评弹的谈话和通信》中国曲艺出版社,第96页。)他得知筹备编辑《评弹艺术》的信息后,当即予以肯定,并为刊物亲笔题名,同意先行公开发表他的有关文论。在《评弹艺术》出版后,他收到就看,对书中的文章,曾发表意见,并给作者写信。

        已经出版的55集《评弹艺术》发表了2300多篇文章,(共约860多万字)。现在我就《评弹艺术》所发表的文章内容作出分类介绍,从而可以看出该集刊的作用和历史价值。

        1.搜集发表了大量的历史及艺术资料,如,《南词必览》及光裕社的出道录,评弹五诀、评弹口诀,马如飞手迹、马如飞开篇、苏州评弹传统书目、二类书、三类书目表,苏州评弹研究会始末等。

        2.已搜集、整理、记录发表了大批评弹历史和艺事经历、艺术经验体会,和老艺术人的回忆录,说书体会和艺术经历忆述及逸闻传说。

        3.发表了大量对评弹历史、艺术特征、艺术规律的研究文章,并展开了专题讨论,推进了艺术研究工作。如《评弹艺术》发表的大批文章,认为评弹的演出书目,艺术特征以长篇为本。苏州评弹几百年的历史,是在书场演出长篇的历史,演出长篇为评弹艺术的立身之本、存在形式和生存方式。集刊还曾就评弹艺术的特征,是说书而不是演戏,评弹不是戏曲,评弹应克服表演的戏曲化倾向展开了讨论。多数研究者认为评弹是说书,以叙述者语言为主的讲故事,而不是角色表演。

        在上述讨论中,我们搜集整理发表了一批老艺人和戏曲艺术家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和发表的意见,尤为珍贵。他们的经验之谈,深知艺术奥妙。

        4.《评弹艺术》还发表了一批其他门类的艺术家如文学家、画家、艺术理论家对评弹艺术的认知,可为研究评弹之参照。

        5.发表了一批陈云同志对评弹工作发表的意见,大量评弹工作者学习陈云同志文艺思想的认识体会,和陈云同志交往的回忆录,为研究陈云同志的文艺思想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已编辑出版了《陈云同志和苏州评弹界交往实录》和学习文集,如《陈云同志和评弹艺术》(江苏文艺出版社)、《出人出书走正路》(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人出书走正路》(浙江人民出版社)。

        6.总结建国后评弹工作的经验教训,对传承创新、政治和艺术,就历史和艺术的角度进行研究,进入了艺术管理学的探讨。

        《评弹艺术》创刊以来,受到业内外人士的首肯和支持。针对苏州评弹生存、传承、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写出文章,建议、评论,关注在苏州评弹被列为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贯彻落实。苏州市文联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钱璎同志在文章中说,“评弹是苏州的传统艺术,2006年被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说唱艺术类,必须活态传承。这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评弹艺术》期刊对保护、继承、创新评弹艺术工作,曾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等变化,长篇书目建设,也面临着不少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不断改革。因此,建设《评弹艺术》进一步发挥舆论阵地作用。

        《评弹艺术》坚持办刊方针的正确导向,刊载言之有物、有理、有据,实事求是的文论,讲真话、言真情,出理论研究成果。音乐家冯光钰在为《评弹艺术》写的文章《弹词音乐研究成果的意义》一文中,认为弹词音乐探讨所倾出的心血,其成果是十分显著的。上海师范大学唐力行教授在《评弹艺术》第50集上著文说,“筚路蓝缕三十年,《评弹艺术》记录保存了一大批老艺人的艺术心得、艺术见鲜,这些既是后代学习的范本,也是后学者研究的底本。

        《评弹艺术》曾设置“中学生谈评弹”“大学生谈评弹”“我和评弹”等栏目,加强与听众的联系。苏州大学的学生在校选修的传统文化的苏州评弹课程。在阅读、讲座、进书场听书过程中,了解、认识评弹,感悟成文,他们说,“一方水土滋育一方文化。苏州评弹长篇书目题材的‘历史演义,民间传说,英雄侠义,闺情宫怨’,说、噱、弹、唱的艺术魅力,雅俗共赏,为大众喜爱,已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我再也不会认为评弹只是老年人的休闲娱乐品,只要去接触它,去细细体会它,不管你是年长者,或者年少者,你都会被它那浓厚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苏州评弹给人的影响和震撼,是流行音乐中不可能找到的感觉,弥足珍贵”。可以说,他们在审美取向方面的变化,并引起了对传统文化价值之思考。

        《评弹艺术》始刊于1982年,浙江省评弹作家蒋希均在《评弹艺术》写的《难得可贵的坚持、执着》一文说,“《评弹艺术》恰是诞生于‘评弹仍无起色,应该承认评弹遇到了困难的1982年,又是一种完全不营利的公益性刊物。’它的编者,正可谓‘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为了‘保存和发展评弹艺术’鞠躬尽瘁。35年的55集《评弹艺术》,无不凝结了编辑部同志的辛勤汗水。在丛刊的编辑出版全部工作中,主编(顾问)周良同志事必躬亲,有担当,重实干,带领一批老同志的“编辑部”,没有编制,也没有专职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坚守阵地,弹尽竭虑。以努力研究评弹理论的实际行动,践行了陈云同志把评弹研究搞下去的嘱托。

        《评弹艺术》研究评弹理论在进行时。可喜的是如今研究评弹理论队伍在壮大。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成立中国评弹文化研究中心,以唐力行教授为博导的,一支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年青力量,承担评弹理论项目,出了不少研究成果,也常向《评弹艺术》发文章,是对《评弹艺术》的支持、协助。

 

201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