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传统技艺注入现代活力, 让现代生活接续传统精华
——非遗保护理念在新桃花坞年画创作活动中的实验
发布日期:2016-3-14 来源: 点击率:993 〖 关闭窗口 〗

 

洪锡徐

    一、遗珍渡尽沧桑,期待更上层楼

   (一)失去了原生态的年画进入了非遗橱窗

    年画渐逝,年节尚在,中国的年节很有特质。西方的圣诞,人都围着神转,过上帝的节日。而独特的中华节日文化,创造了“年”的概念。中国人过年,是过人自己的节日,其中虽然不乏各路神仙,但他们都围着人转,还要在充满人情味的长长节目单里出演:团圆饭、拜大年、燃花炮、压岁钱、送灶君、迎财神、出灯会、闹元宵……收拾起一年辛苦,把最美好的愿望都编织进过年之中。贴年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节目。

    在江浙边区一带,凡是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出生的人的童年,都还有幸踩到了“年”这个中国民俗的原生态的尾巴。大年初一,爆竹声里,满街满室花花绿绿的年画。拉着大人的手,一年一度“吃烧卖,看画张”(这是吴江盛泽的童谣,当时年画叫画张)是我童年的保留节目。这种保留节目从“拉着长辈手”延续到“陪着长辈走”, 待到“扶着长辈走”的时候,就消失了。

    随着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一步紧似一步的现代化,在中国大地由东而西从南向北,这种保留节目难以为继,渐渐销声匿迹。当年曾经从年画里得到过极大欢愉的那一代人的童年情景,和后来的儿辈贴满日式卡通和F4的床头情景,和再后来的孙辈盯着手机屏幕上的演艺明星的情景,在脑海里并置展映,总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沧桑感的心绪充满了象征意味: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它不是简单的先进对落后、高级对低级这样的概念所能够解释的。

    年画的名称是怎么来的?每种事物都有它的名称,名称还会随着时代的演进而衍变。比如在古代中国,凡是以笔墨涂抹的行为被混沌地称为“画”。到了近代,西洋的“画”来了,就把祖宗传下来的、概念混沌的“画”进行模棱两可、约定俗成地分类,命名为国画、油画、版画、插画、壁画、装饰画等等。今天所说的年画,其实也是约定俗成、边界模糊的,它有狭义的专指和广义的泛指。年画的泛指概念里,涵括了许多不同用途的新年里的“张贴品”。根据时代,又可划分为老年画和新年画。新年画又可分为前后两部分:20世纪上半叶以月份牌年画为代表的近代新年画;20世纪下半叶以后流行了三十多年的新年画,桃花坞年画社是中国新年画的主力军,而新中国的新年画,又和新中国的宣传画相互交织,难解难分,也影响到今天“新桃花坞年画”的创作思想。

    一种文化艺术遗产,都有其时空的界限,在它的原生状态中,都有与其相配套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组成的“生态环境”。桃花坞年画原汁原味的形象,应是300年间在相应的配套环境中形成的。就像苏州园林、水乡民居、昆曲评弹一样,它们在20世纪上半叶还有适配的土壤,因而还处在“变易不居”之中,但20世纪下半叶,生态变迁不可逆,使它们纷纷“定格”在了目前公认的状态上。那么,什么是桃花坞年画的原生态?

    原生态之一是张贴年画成为习俗,是没有替代品的大众消费品,也没有比雕版印刷效率更高的手段;原生态之二是不管“精英”还是“草根”,人都有精神享受或审美活动的需要,但当时还没有电视机可在家欣赏任何鲜活的娱乐;原生态之三是当时有五十家年画作坊同时竞争,大量制作大量消费,良性循环,据说年产百万张以上。传统老年画在原生态的中国大地上繁荣了五百年后,又以“准原生态”的方式苟延到世纪之交,然后结束了它在年画本义上的生存,最终归入了“非遗”的陈列橱窗。

 

    (二) 新中国的新桃花坞年画历几度兴衰

    苏州,难得的艺璨文昌之地!诗文书画、戏曲园林、苏作工艺,只要是生于此长于此甚或沾边于此者,无不产出上等珍品。尽管,经历了20世纪的战乱和“文革”,似乎,苏州的璨艺昌文要湮灭了,但其文脉绵绵不绝如缕,待轻风吹拂顷刻再生还会更上层楼。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十五年里,文艺界的志士仁人帮助政府对桃花坞年画进行了功垂千秋的“兴灭继绝举逸”的抢救,成立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但转眼就逢“文革”。在几度兴衰之中,许多专家学者、文化部门、美术院校陪伴着画师和技师们,怀德敬业、前赴后继,使得老桃花坞几度劫后几度新生!他们的功绩都铭刻在了桃花坞的史册上。

    其实,老牌的桃花坞年画,已经在19世纪中晚期走完其全程,只带着袅袅未绝的绕梁余音而进入20世纪。因为鸦片战争以后先是石印后是胶印,无可争辩地取得主流地位。“小苏州”受上海的辐射,老年画逐渐被更“栩栩如生”的月份牌年画所挤兑。新中国成立以后,因意识形态的导向,灶君门神纷纷下岗,“上海式剧照年画”逐渐挤掉“戏出年画”。在20世纪60年代最畅销的新年画是那些当年的月份牌画家们在20世纪50年代开创的“后月份牌”风格、渲染精致的工笔画面、逼真饱满的水粉画面和摄影画面。20世纪80年代电视机普及让人成天可以在家观看信息量巨大的活动画面。家里要挂画,就去挂流行了三十多年的大挂历,更讲究的就去挂画家原作了。所以,世风变迁,往往使我们措手不及,当改革开放,一时百废俱兴,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了一段传统艺术异彩纷呈的美好而短暂的时光:老戏老电影纷纷亮相,年画市场火极一时,全国美展列入“年连宣”,中央美院开设“年连系”并聘请了桃花坞雕版高手。但终究形势比人强,只成了年画的最后辉煌。至少在苏南一带到二十多年前,不管新年画还是老年画,时代没有给它留下任何市场空间。

 

    (三)还可以做些什么来回报这份历史馈赠?

    桃花坞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可持续发展。非遗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化石”类型,技艺遗产要原汁原味不掺假地保留和展示,它就像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修旧如旧”;另一种是“活化石”类型,比如戏剧遗产,在原汁原味不消失的同时输入新血液,于是有了苏州的青春版《牡丹亭》,但唱腔身段还姓昆,有了上海的越剧版《西厢记》,但还不远离王西厢。我们是否能呈献出“含着桃坞神韵的不是年画的年画”?

    保护桃花坞,需要坞外陪同坞内一起培本开源。首先扩充收集和原汁原味地复制桃花坞各时期真品,进而设法复制国内外藏家的桃花坞绝品。收藏、复制和研究新中国的新桃花坞年画,这方面,苏州工艺美院的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为了出版《新桃花坞六十年》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进一步,把当今学术领域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务虚务实的话题中去。再进一步,可以在桃花坞基地进行“附录性”扩充,比如:收藏展示苏州以外的中国传统年画,可在了解苏州桃花坞的同时,又得以通观中国年画全貌。收藏展示20世纪中国新年画,可将其与桃花坞的新年画对照比较独特性和相关性。

    不过,有一个亟待展开的话题:桃花坞年画究竟如何定位自己?我是谁?

    是技艺?名为木刻,但后来大量是胶版印刷甚至是“绘画”了。

    图式?但新中国以后年画和中国画、宣传画相渗了。

    是坞内社员的作品?大量好作品是坞外画家制作的。

    是靠过年生存的?过去不是都用在过年,后来更成“不是年画的年画”了。

    究竟如何阐述新老桃花坞之间的血缘关系?等等……

    以上这一串问题,看似奇怪,实又深刻而有意义,又一时难解。而“‘家在苏州·德善之城’新桃花坞年画创作活动”,正是为了回答这一串问题,而进行了探索性的实践,成为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

 

    二、坞内坞外共谋,越界拓展创新

    (一)“家在苏州·德善之城”新桃花坞年画创作活动

    由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织的“‘家在苏州·德善之城’新桃花坞年画的创作活动”,吸引了苏州的资深老画家、画坛新秀和艺术院校的初生之犊,他们怀着“播扬德善文化,共建美好苏州”的共同心愿,热忱投入创作。此次活动,起因于中央宣传部的“讲文明树新风,宣传核心价值观”的强力推动。近两年来,在全国各地的报纸、电视台、网络和户外广告媒体上,持续地整版地发布“实现中国梦,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的公益广告。这些公益广告的插画,其装饰风格和表现对象,有东北的、西北的、中原的、华南的农村自然环境,其服装和劳动工具、生活场景也较多反映这些地区的比较传统的特色。画面采用的中国传统风格有民间木刻、民间剪纸、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农民画,以及近代丰子恺漫画、现代的“北大荒版画”等等。但是画面之中还没有表现我们东部沿海。家在江南水乡的苏州画家们,涌动起一股热望:为中国梦,为传播核心价值观,挥笔奉献出苏州人民的绚丽一笔!借助苏州的“名片”桃花坞年画积淀五百年的创作理念、图形和技术特色,创作出寓意吉祥的新时代新年画,展示苏州的经典文艺、精巧苏作、美丽景色,表现苏州百姓怀着德善之心建设家园的精神——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就是报效祖国、圆梦中华!

    还是这个“桃花坞是什么”的问号,始终相伴了创作全程。梳理桃花坞年画的前世今生,它是由:中华文化、时代需求、“方言”表达、艺人个性……丝丝缕缕化育而成。从理论上探究“艺术”或者具体到“美术”名词,在定性上的“红移”现象常常发生。上文对于中国画这个名称的探究,就是非常有趣的公案,就像拿一个北宋纨扇上的工笔花鸟和朱耷的白眼孤鹜放在一起总觉得是不同种类,所以,一句“笔墨当随时代”化解了好多争论。面对这一相伴始终的“问号”,新桃花坞年画创作组召集了多次研讨座谈,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主张发生碰撞。通过碰撞,产生了对桃花坞年画的多视角的辨析,这为创作者提供了多向度的切入,这从创作成果上见了出来。但是,无论秉持的见解多么不同,大家都一致围绕着一个主心骨,也就是苏州市委宣传部所提出的“家在苏州·德善之城”的理念。从作品的内容看,占较大比重的是描绘人物与他们的行为,人物遍及老中青,其中少年儿童和女性占据了较大比例。从行为情景上,有描绘家庭内部的亲情,有描绘社会领域的敬老爱幼、爱国图强、体育健身、重视科技,有描绘古代贤士传说、民俗节庆场景、苏州的自然人文景观,有描绘中国非遗的代表性技艺——苏作的图像。这些作品表达了统一的思想基调:歌颂社会主义的和谐生活愿景,传扬中国年画吉祥寓意传统,传扬中华人文精神,传扬苏州美丽身影。最后传达了一个信息:苏州是德善之城,宜居之家。而且,尤其凸显一个共同的特征:当代。当代苏州的形象、当代的服饰、当代的物品、当代的建设成果……虽然利用了古老的图式,也是故事新编、旧瓶新酒。作品的艺术形式和技法运用上也呈现多样性:有精到写实,有变形装饰,有图案化、抽象化。有浓烈,有淡雅,有疏简,有密集。有的实话实说,有的比喻联想,有的渲染心绪,有的像小品,有的承载重大的政治理念。这让我想起古人总结《诗经》创作方法的“风雅颂,赋比兴”,新桃花坞年画创作也体现出上述的内涵,相隔三千年,艺术总是相通的。

    新桃花坞年画的创作活动,是一个艺术实验。所以,这一次作品的汇集不是一个成品和句号,而是一个阶段成果。对于每一位画家都是一个实验课题。在创作上对“传播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的理解似还有待深化。在题材和主题上有一头过热和另一头过冷的现象。在画稿制作上大部分还处于初方案。在制作技法上大部分还未实现木刻版画的目标。这完全因为创作的时间和完稿技术的财力方面的制约,也因为随着创作的深入、精品意识的逐步提升而致使精力的投入大大超过了活动初期的对工作量的预测。在上述的时间与财力的制约之下,顾志军先生在把握了作品的整体大局之后,不厌其烦地描绘细节和部分实现丝网版画印刷,这种精神令人生敬意。新桃花坞年画创作组通过为时一年半的创作动员和征集,近60名画家和学生创作了160多幅作品。在2015年初进行第一次阶段性评选,选出33幅转化设计为适于媒体宣传的公益广告,发布于《苏州日报》《姑苏晚报》,苏州电视台屏幕以及街头的大电子屏和宣传栏版。同时,又进行了创作原作的深化和创作队伍的扩展,征集到许多新作,于2016年初又进行了第二次评选,最终选出56幅作品,使活动圆满实现。

 

    (二)“家在苏州·德善之城”新桃花坞公益广告设计

    新桃花坞年画创作组还有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配合苏州市“家在苏州·德善之城”重大活动,把画家的入选作品,转化设计为“公益广告”,这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发挥创新力的契机。现代的平面公益广告,一般应该含有画面与文字两大要素。在专业理论中常常把画面称为插图或者插画,加上主题文字后成为平面广告的整体。我们的公益广告主旨,就是配合国家的“传播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重大决策,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宣传工作,非同儿戏。为此,创作组不断学习理解国家媒体上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的标语性文本,并把这些标语性文本遴选配对到新桃花坞作品之上,这也是一个颇费思考的关键环节。到此为止,应该说公益广告转化的两大要素:插图和文本已经达成,如果“应付”任务需要,在画面上摆放标语,公益广告就完成了。但创作组放弃简单化的运作,因为,以“桃花坞”冠名的创作组,怀着对“苏艺  苏作”精神的敬畏,对画家创作态度的仰佩,一致认为:要像创作新年画一样地把公益广告当作艺术品来做。

    这一把原画转化为平面媒体上的公益广告,其实是视觉传达设计任务里的平面设计工作项。平面设计在中国大陆,往往已经趋向于自我创意的“艺术活动”。如果从“视觉传达设计”(也称为视觉传播或视觉沟通)的立场来看,其实平面设计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领域:为某一“目的”而“服务”。平面公益广告的转化工作,就是这个“服务”工作——服务于两个主体:主体一,插画(即原画);主体二,标语性文字。由于近几年在中国大陆,“广告”的名声不佳也连累到“平面设计”,以为平面设计就是操作操作电脑的。所以不少平面广告的从业者颇有点避免首称自己是“平面广告人”,而努力自我划归到“艺术家”的队伍里去,相信这种“某某特色性的”不太正常状态会逐渐改变,当然改变全靠自身,只要想想半个世纪前张光宇他们,应该平添信心——这是题外话。其实,现在我们“平面公益广告转化”的重要任务,和过去的“宣传画”有很大程度的交叠性的。回到主题,我们不应把转化工作简单化,而是抱着“深化再创作”的态度,并且自我了设定几个“行为准则”。

    其一,理清与平面广告概念中的“插画”也就是原创作的关系,是服务的、从属的关系。为什么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平面设计的大师级元老们把这项工作命名为“装潢”(在古代又称为装池)?所以曾经和几位原创画家开玩笑说“我们为您的画做一个装裱工作”。

    其二,中央媒体上的基本理念:核心价值观24字,以“中国”为词首的四个词组,以及中央媒体上的126条“中国梦”标语,是公益广告的主导体,是每幅广告的基调,在此基础上,也设计了极小部分与苏州特色相关的文句。

    其三,转化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考虑报纸的版面尺度,细化到考虑如何与报纸的公益广告版的顶栏相适应。另外,为了适应苏州市文明办发布在户外不同规格的广告和视屏版面上的要求,又特别设计了正方形的版式。从设计师的角度看,把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并不是简单的移移图文一裁就成,而是要以“视知觉”的规则进行重新摆布和图形更新。

    其四,转化工作不是纯粹的被动装裱,而是把它视为创新的平台,在“衬托、辅助”的角色定位的前提下,主动增添画面整体的可读性和情趣性。在这方面,把握分寸,做了以下 四方面的考量:

    (1)公益广告的转化设计,要和当今常见的“以为就是这样的”流行平面模式异向而行,特别遵循了当年恩格斯所倡导的文艺创作要“这一个”的求异思维,而避免被动地陷入目前流行的“要像已经成功了的‘那一个’” 或者“像某某国际大师那样”的常态“诱惑”或导向。

    (2)在设计风格上继承唐宋以降一千多年的苏州所积淀形成的苏式典雅,在体块、色调上减弱火气,寻找灰调,使它们带一点儿淡雅的姿色,友善地与“和谐宜居的苏州”相向而行。力求与画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在作品之间则寻求其统一成套。

    (3)寻找许多苏式的图形元素,但绝不是曾在社会广为流行的“把它们原生态地搬到室内、搬上门面或拷贝进画”,而是碎片化地再熔炼成“装裱的绢”。这些苏式碎片,有传统的手工艺图案,比如传统的云纹水纹、剪纸图案、蓝印花布图案、檀香扇的创意图形和吴门才子文徵明的山水等等,有园林花窗、船桥运河、桃坞旧图、昆曲脸谱,有古典的苏州景观,有当代的苏州景观,还有象征“规矩廉政”的园区圆规雕塑。许多图案的含义充满祥瑞德善,比如莲莲游鱼、梅兰竹菊四君子、喜上眉梢、刘海戏蟾、如意浪花等等。在标语字体的选择上,也以宋黑楷系统的基本字体为主,不使花俏的字体抢镜头。这方面,遵循了西方公共传媒的常规设计原则——以内容传播为主的宣传品以“罗马、黑体”为基调(相当于宋黑),符合“视知觉”的生理心理需求。因为特别是应用在“服务于人的日常生活领域”(这个“人”是指常人而非不食人间烟火的人)的欧洲平面设计思想和实践很值得“再引进”(因为它在八十多年前和四十多年前已经有了两次引进)——这又是题外话。

 

    (三)结语:传统现代,交互相生

    一年来,“新桃花坞年画公益广告”已经逐渐亮相,与广大市民见面、交流和分享。这也是“家在苏州”的画家、设计家和市民,共同为苏州桃花坞年画做了很有价值的实验,体验了如何在没有了年画的新时代,使得桃花坞年画在诸多方面得到体现,在功能拓展方面得到实现。怀着对中华百工传统的敬畏之心,哪怕只推进了一桩,那么,也可以说,这一苏州名片被进一步振兴了。做此事决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全国专家的关注,也少不了桃坞内外一颗颗耐得寂寞的平常之心,因为文化事业本质上是“恒长”的。客观地完整地认识文化遗产“之源、之形、之意、之用”的各个侧面,也就完整地认识了昨天的丰富,也就能尽情采撷桃坞的花花叶叶来装点我们的明天!

    国家对非遗传承人的培训,提出的四个字:传承创新。这四个字同样适用于桃花坞年画的未来:把传统的遗存注入现代的观念,让现代的生活接续传统的精华。因为经历了这一次有意义的工作,我也产生一个梦想:因为一波又一波的拓展行动,让桃花坞年画居然又回到了我们的年节中来。

 

苏州文学艺术网策划制作 版权所有